开云新闻中心kaiyun News
特色食品杂粮小吃新闻走进寿阳:在“山西粮仓”听美食典故Kaiyun·com
位于山西省东部、潇河之畔的晋中市寿阳县,一部分地域坐落于北纬37°这一黄金纬度之上,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造就了被人津津乐道的福寿文化和“山西粮仓”的美誉。作为“三代帝王师”祁隽藻的故里,这片土地上的人文历史积淀同样令人神往。7月27日,山西晚报“晋中手信”采访团走进寿阳县,听这里最美的传说,看这里秀丽的风景,感受这里独特的文化。 “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城边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在山西月团团食品有限公司(此前为韩愈食品公司),墙面上一首出自于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之手的古诗,吸引着山西晚报“晋中手信”采访团的注意。公司董事长张永兵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这首名为《夕次寿阳驿》的古诗对大多数人来说虽较为陌生,但在寿阳县,这首诗却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 据载,唐长庆二年二月,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受命赴镇州(今河北正定县)宣慰乱军,途经寿阳时天色已晚,遂歇息于当地太安驿站。因鞍马劳顿,一行人饥渴交加,急命上饭。驿丞先是端上茶水,驿厨则准备饭食。其间,驿丞再三催饭,驿厨急中生智,将白天烙饼时剩余的面团裹以糖浆,速烤制而成。临时制作的面点端上后,韩愈一尝,感觉甚是香甜可口,问及面点名称,驿丞随机应变,称专为大人饮茶而制,韩愈听闻后脱口而出“噢,茶食”,并大加赞赏,随后留下了前述古诗。此后,“韩愈茶食”便在寿阳这片土地上代代传承。 如今,在寿阳县,每逢节日及婚嫁喜庆之时,当地人总要做些茶食来吃,或馈赠亲朋、或祭祖敬神。kaiyun全站寿阳人也大都知道,全县的茶食,数太安驿一带做的最好吃。在太安驿,由于有着独特的工艺传承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张永兵的公司生产的茶食则被奉为上品。据张永兵介绍,2009年,公司正式成立,其前身为创办于1901年的太安驿茶食作坊,公司主要从事寿阳特色文化小吃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靠着不断追求完美的匠心精神,如今,月团团食品公司生产的茶食已成为寿阳当地文化历史发展中的突出代表Kaiyun·com。2016年11月,由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评选中,张永兵的公司生产的“韩愈茶食”成功入选。2017年,韩愈茶食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 在寿阳当地,福寿文化的印记随处可见。在寿阳县董家窊村,冠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志刚的办公桌上,一尊活灵活现的木雕寿星,默默传递着公司对于“寿文化”的尊重。 相传,寿阳县是“老寿星”的诞生地,据说寿星出生时身体羸弱不堪,当时,寿阳漫山遍野都是柿子树。柿子成熟之际,吃上一口,如吮蜜吸糖一般清凉爽心。“老寿星”从小嗜柿如命,直把柿子当饭吃。因常年食用柿子,“老寿星”身体日益强壮,后来得道成仙,飞升天界。此后,寿阳渐渐成为“春晚无花秋早霜”的高寒地带,百姓没有柿子来供奉“老寿星”,特意用米粞把面和起来,捏成柿状,用油炸熟,拿绳串起来,供献祭祀。年代渐久,这种名为油柿子的食品逐渐在寿阳流传下来,成为当地的特色小吃。 郝志刚的公司建于2007年,前身为寿阳县冠丰食品加工厂,于2018年进行了改制,更名为寿阳县冠丰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主打产品正是油柿子。小麦粉、米粞、大豆油、芝麻仁……通过配料特色食品杂粮小吃新闻、和面、成形、热加工、粘粞等多道复杂工序,只为留住人们记忆中熟悉的味道。“寿阳本地的消费者对油柿子有着浓浓的故乡情结,保证产品的传统特色也极为重要。”郝志刚介绍,为了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公司双管齐下,一方面遍寻油柿子制作的传统老艺人,一方面引进先进工艺设备,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产品口感上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质量更是事关消费者健康的重头戏,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坚持科学管理,重视传统美食口感,让更多消费者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郝志刚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近年来,食品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他的公司不断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在现有九个产品的基础上,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以此创造新的增长点。公司因此被授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晋中市“金牌小吃”等荣誉称号,如今,除了油柿子,公司还生产糖圈、茶食、月饼、三道子等寿阳特色小吃,这些产品不仅在寿阳及其周边地区销售上市,还走出山西远销其他省市,形成了产品多元化和生产规模化的企业格局。 7月27日,山西晋荞米业有限公司的电商部门,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一盒盒的商品被整齐包装,等待着物流公司运送到千里之外。在电商部门外面的展示大厅内,展示着公司以富硒小米、小杂粮、食用油为主的各类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寿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97.6万亩,其中以谷子为主的杂粮种植面积占三分之一,kaiyun全站自古便成皇宫贡品。据传,清朝年间,官居皇廷相国、军机大臣的寿阳籍三代帝王师祁隽藻陪同咸丰皇帝出游,一路热暑难耐,来到寿阳神蝠山,顿觉清爽宜人,夜间,祁隽藻吩咐当地乡民为皇上煮粥消暑,材料用神蝠山黄龙泉水、寿阳小米、方山绿豆熬制。待将粥奉上咸丰皇帝,皇上只见米粒金黄透亮,绿豆晶莹鲜嫩,米汁清香可口,品尝之后,通体舒畅,脑清神爽,连声说妙,遂赐诗一首,并将寿阳小米定为“祁乡贡米”,每年敬献皇宫。而生于寿阳的祁隽藻同样留下了一首名为《食乡米》的诗——“南方食稻北食谷,春谷作米炊易熟,色黄味甘得土气,梁曰芗萁胜麦菽。” 而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寿阳小米Kaiyun·com,也正是山西晋荞米业有限公司起家之初的主打产品。1998年10月,在寿阳县供销系统工作的晋荞米业原董事长赵成义面对改制,自筹资金7000元,带领家中几个孩子进行“二次创业”,红红火火地办起了寿阳精米厂,其后,在2009年,新厂在寿阳县工业园区建成,并改名为山西晋荞米业有限公司,如今,赵成义的几个孩子接管了公司,并运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将公司打造为一家集科研、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 公司负责人赵晋龙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小米、杂粮及杂粮面粉全自动化生产线,引进国际先进的全自动物理冷榨、精炼、灌装食用油生产线,配置精密实验、检测与检验设备,旗下有“晨亿”“利尔康”等多个品牌,产品涵盖小米系列、杂粮系列、面粉系列、食用油系列,自成立以来,公司便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标准化+订单+市场”的发展模式,集小米杂粮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Kaiyun·com,成为山西省“513”工程市级龙头企业,如今,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湖北等地成立销售分公司,建立多层次密集分销网络,产品销往全国并间接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全国的100多家销售网点无法正常营业,为应对疫情带来的销售难题,公司将销售重点由原来的“线上+线下”,全部转为“线上”交易,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发力,如今,公司的线上销售已经收效颇丰。 在寿阳县城北境的双凤山脚下,一座名为“宗艾”的古镇安静矗立。这里曾是明清两代晋商东去太行、北进冀蒙、西连太原和陕西的必经之地,也令宗艾人引以为豪。早在明末清初,因为商贾流转,这里曾盛极一时。再有古丝绸之路千年穿越,此地便得“太行旱码头”“丝路集散地”之美称。 据史料记载,在宗艾古镇,夏商即有人类居住,多地曾出土陶鬲绳纹文化痕迹。宗艾古镇建于汉代,历经两千二百多年岁月沧桑,明代设镇,寿阳当地有着“先有宗艾镇,后有寿阳城”之说。 走近古镇牌楼,雄伟壮观,白石横空,雕龙镌凤,极尽豪华。横额上,“宗艾镇”三字赫然在目。进入这个神秘古镇,抬眼望去,掩映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的庙宇老街,大块褐红石块垒砌的古老街面,虽显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却是坚实古朴,凝重厚实,深深的车辙石壕痕迹,显露出古韵典雅和岁月的悠久。 在这里,同样流传着一些典故。据传,晚清、民国初年,寿阳十大儒商旺族,有八家是在宗艾经商起步而发迹的。当年宗艾有一位郝姓茶商,每年都要到江浙一带采购茶叶。采购的茶叶经过长途跋涉的颠簸,路途中总会遗漏少许或压损成茶末。郝姓茶商深知其中的损耗,所以卖给别人时,他都要往称好的茶叶里再添上一小撮,每次都如此。时间久了,有人就问,“为啥要添这一小撮?每次都这一小撮,在我们也多不了什么,在你却要亏不少呢。”郝老板则笑着说,“我是个卖茶的,也是个买茶的,茶这东西有损耗,添一小撮只为‘亏了自己也不能亏他人’,送一点点只为‘再亏也不能亏良心’!”很快,“吃亏是福”的做法开始代代流传,成为宗艾镇的一种商业文化。 由于集晋商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如今,宗艾古镇既是寿阳宝贵的文化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近年,寿阳当地认真挖掘整理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提升古镇文化品位和文旅市场功能,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的融合机制,打造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宗艾古镇的文旅品牌。2002年,宗艾镇获评山西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8年后,宗艾镇相继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村落”称号,其所辖的神武村、下州村获得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文化村落,国家级绿色村庄称号,周家垴、神武村荣获国家级传统文化村落。宗艾镇因此成为寿阳县获得“国字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最多的古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