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新闻中心kaiyun News
特色食品杂粮小吃新闻食品核准证来到了小作坊 小吃迎来新机遇kaiyun全站
自今年初开始陆续发放核准证后,目前泉州地区已有来自晋江特色食品杂粮小吃新闻、南安特色食品杂粮小吃新闻、石狮三地的6家食品小作坊获得该证。 今年8月,晋江龙湖镇豪味食品加工厂获得核准证。该工厂占地200平方米,有六七个工人,每天平均销售50多公斤猪肉粕。“以前,有厦门商人找到我,要申请代理权,开发当地市场。但因为没有相关食品许可证,我没敢答应kaiyun全站。”施俊程说,“现在,产品可在全省范围内合法流通,还可进入商超。另外,将核准证标识打上包装袋后,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销量肯定会提升。” 龙湖镇益华食品加工厂也在8月领到了核准证。店主施荣华表示,根据规定,以后进货时都要查看供应方的营业执照、动物检验检疫合格证等证件,保证原料来源的安全可追溯;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生熟分开,提高杀菌消毒能力;各功能区域要隔开,细分为猪肉解冻室、切肉间、油炸间、调味压榨间、包装间等。 王春诚是南安市“溪美高山成胜肉店”的店主,今年初店铺开张营业,主营牛肉丸,1至6月亏损约40万元。“本打算最多做2年,如果再没起色,就不做了。不过,6月拿到核准证之后,经营状况大大改善,6月至9月只亏损10万元。”王春诚说,“这令我看到了希望。” 食品小作坊的监管,被工商、开云(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卫生等部门公认为是当前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食品小作坊多是传统名点小吃,历史渊源深厚,已成为食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镇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来源,更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手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受限于客观条件和食品管理机制,大部分食品小作坊只能龟缩于县域地区,销量不高,出路不佳。 核准证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一种食品管理机制的创新。适当降低食品安全规范化监管的准入门槛,不仅能引导食品小作坊改善生产、卫生、检验等要素环节,激活这一古老行业,同时也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