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新闻中心kaiyun News

Kaiyun·com中国农民丰收节丨小杂粮变身“致富粮”——山西丰收新特色食品杂粮小吃新闻图景

2024-01-06 07:45:2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山多地少、气候多样,丰富的小杂粮品种资源,成就了山西“小杂粮王国”的地位。杂粮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10,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近1/3,谷子Kaiyun·com、杂豆、莜麦等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这几年,山西做大做强小杂粮,让日常家里人吃的小杂粮变身“致富粮”。

  由于气候冷凉、降水量少,这里农民有种植荞麦的传统。近年来,当地政府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荞麦告别了过去分散种植和人工收割的情景。“现在荞麦连片形成规模,每小时可以收10亩地,一天能收100亩。”农机手王平说。

  这是位于静乐县神峪沟乡东大树村的一处藜麦种植基地(9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晨光 摄)

  忻州市静乐县69岁的村民高来明10年前开始种植藜麦。“这些年藜麦的价格卖得很好,一斤4块多。”高来明说,现在大块土地种植藜麦,一年能挣四五万元,不比外面打工少。

  在静乐县,从2011年试种20亩起步,这个县2022年藜麦的种植面积已达到5万多亩,其中企业的规模化种植3.2万亩,农户种植1.83万亩,带动农户5000余户,人均增收3000元。

  如今,吕梁山、太行山与晋西北冷凉地区特色食品杂粮小吃新闻,山西省重点建设了30个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武乡小米、岢岚红芸豆、静乐藜麦、怀仁绿豆、红山荞麦等已经成为各地响当当的“农业名片”。

  长治市武乡县上司乡是“武乡小米”主要生产地域之一。距离谷子收割还有一个月时间,但村民郭晋平已经忙碌起来,因为已经有很多“回头客”预订小米了。

  “家有6亩地,过去只有1亩地种谷子,现在几乎都种谷子。”郭晋平说,以前一亩谷子打下的几百斤小米,主要是家里人吃了。但自2017年以来,在一家企业带动下,她用有机肥料种谷子,不仅价格一斤能卖到十几块钱,还通过电商把小米卖到了全国各地。

  9月15日,在山西省岢岚县焦山村,村民武玉贵展示今年刚收获的红芸豆。(新华社记者柴婷 摄)

  返乡创业的商人李润青告诉记者,2013年他回静乐种植藜麦后,就把目光瞄准延伸小杂粮的产业链上,这几年他开发了藜麦面、藜麦醋和藜麦饼干等产品。在当地政府的带动下,如今静乐县的藜麦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2家,加工的各类食品、饮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

  9月21日,在忻州市召开的杂粮产品展销会上,一个用红芸豆做的相思饼吸引人们品尝购买。企业负责人焦小强说,他把家乡的红芸豆做成相思饼,今年2月试生产就供不应求,半年就销售了近14万个。

  9月22日,在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小檀村的杂粮美食节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一款杂粮面包。(新华社记者杨晨光 摄)

  “红山荞麦品质好Kaiyun·com,但亩产产量不高,现在通过育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朔州市一家农牧企业负责人穆智说,自2014年以来,企业与农业专家进行种源研究和品种改良,目前已经培育出具有抗旱、抗寒、生育期延长的第四代红山荞麦品种,稳定亩产达到150公斤以上。

  这是9月15日拍摄的位于忻州市的杂粮科技展示园的一片杂粮。(新华社记者柴婷 摄)

  2021年2月,忻州市政府与山西农业大学成立了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今年9月,位于研究院不远处的240亩杂粮科技展示园内,有24类400多个品种的杂粮,是高校育种科研的“沃土”。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娟说,这里是智慧农业实践地,也是进行育种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今年以来,山西加强立法保护小杂粮,还提出建设小杂粮育种创新平台、加强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措施,这是小杂粮高品质发展的关键。”徐娟说,小杂粮在山西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开云(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开云(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搜索

网站地图